![]() |
我民族發祥地在黃河流域,治理黃河、防止洪水,為堯舜時代以來國家的首要任務,民以食為天,穀類的種植成長有賴於灌溉排水,大禹以一水利工程師被尊為部族共主,開我四千年來大一統的局面,說我們是水利立國,也不為過。四千年來,繼大禹而起者,戰國時代有李冰父子、漢有王景、賈讓、元有賈魯、明有潘季馴、清有靳輔,諸位先賢的功業,載在史冊,遺跡迄今仍可看到,雖然當年並無近世的流體力學、水文學等科學,但其規劃成果,即以現代眼光看來,莫不中規中矩。西方科學傳來之後,李儀祉先生,鄭肇經先生,一方面從事黃河治理、長江流域整治開發、導淮等大區域的規劃,以及各地災害防治及灌溉工程之外,更設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於南京以培植水利人才,各大學土木工程有關科系亦設有水工課程,其後人才輩出,五十年前來台的徐世大先生,朱光彩先生,宋希向先生,鄧祥雲先生,宋浵先生,閻振興先生之外,留在大陸者有在河殤影集中看到的張含英先生,以及須愷先生等。在治河與農田水利方面,自古以來,人數之多,冠於全世界。
早期的水力學,均以實驗成果為主,其後再配合理論物理學上的流體部份,發展成今日水利工程上的應用流體力學,修習水利學科的學生,必須實踐水工試驗,以加強其對水的動態之認識,相似性理論成立而後,各種工程規劃佈置及水工結構物的設計斷面,均可按其原理適當之比例縮小模型後,在實驗場所觀測研究其動態,校核規劃設計的可行性與安全性,同時亦可兼顧其經濟性,當年的黃河水利委員會,曾委託德國漢諾佛工科大學Franzius教授作黃河治理計劃的模型試驗,然不久即開始抗戰,亂離播遷,未有新獻,勝利復員後,水利機構統一為水利部,前在農復會任水利組長的章元羲先生隨同首任部長馮玉祥將軍考察歐美各國後,即有成立水工實驗機構之議,水利部不久歸併經濟部,在經濟部中成立中央水利實驗處,擬作各種重要工程的規劃試驗,曾準備若干設備,搜集參考圖書,但未及正式開始業務,政府又向台灣遷移,當時處長朱光彩先生,攜帶能拆遷的設備圖書等,跨海南來,與學術機關合作,分別成立台北、台南兩水工試驗室,重新開始各項水工相關業務。台南水工試驗室嗣後擴展為試驗所,由接收南京遷來的少許設備開始,先配合學校教學試驗,逐漸以建教合作方式,解決工程界的問題,由與基隆港務局合作的外港擴建工程模型試驗開始,工作目標指向海岸港灣以及海洋工程的學術研究,並解決實際問題,其研究成果,已獲國際上肯定,根據其試驗結果而修建的工程,已不勝枚舉,對於我國海域工程學術研究,以及五十年來的經建成就,可以說已有一定的貢獻,並且使我國水利工程師開始走向海洋。
我國雖然號稱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國,然而一百六十年來,挫折連連,很顯然的,是由於施琅平台後,不再向海洋注目,雍正驅逐西方教士,獨裁封閉,一個以小農耕作為主體,以安土重遷為特色的內陸文明,再加上秦始皇以來的一元化統治,思想定於一尊,億萬人民,噤若寒蟬,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春秋戰國時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現象不再出現,每人都失去了創造力,在發端於地中海,席捲太平洋的現代化西方文明的衝擊下,彷徨失措,甚至心理上連安身立命的依據都失去了,實際上世界上每一古老的農耕文化,都在海洋文明的挑戰下宣告解體,華夏文明,倘若不迎向海洋,自我轉化為蔚藍色的年青新銳海洋文明,便只有沒落一途,所幸,先延平郡王鄭成功奪回這一片孤懸海外的島嶼,經前後數代跨海而來的過河卒子們胼胝手足辛苦經營,又與日本的海島文化混合了五十年,已成為華夏文明衝向大海的基地,而且近年來,政治及社會逐漸變為多元化,雖然略見雜亂,但人們已從教條訓示中解脫,行見活力與創造力逐漸恢復壯大,文化的轉捩點正在形成之中。
衝向海洋,必須了解海洋,在近海建立工程基地,從事海域工程是海洋文明的先鋒,而水工試驗所則是供給先鋒們敵情、武器的情報機關與兵工廠,其任務的重大,不待言喻,紀念其五十歲延展,決不是祇對一個小型學術機構的成長茁壯表示慶賀這一點小小意義而已。
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顧問
2017 . 8
林財富特聘教授接任所長。
2016 . 8
陳陽益所長接任中山大學副校長,本所所長一職由黃正弘副校長代理。
2011 . 2
黃煌煇教授擔任本校校長,本所依規定遴選出陳陽益教授接任所長。
2002 . 3 . 28
經濟部水資源局,水利處及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委員會裁併為經濟部水利署。全銜更為「經濟部水利署/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
1996 . 12 . 2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與經濟部水利司裁併為經濟部水資源局。函示全銜更換為「經濟部水資源局/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
1982
湯麟武教授返校卸任所長職務,由黃煌煇副教授擔任所長職務。
1981
湯麟武教授休假進修一年,水利系副教授黃煌煇博士代理所長。
1972
台南水工試驗室改制為台南水工試驗所,全銜變更為「經濟部水資源局/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 台南水工試驗所」。水利系主任湯麟武教授兼任所長。
1971 . 8
台灣省立成功大學升挌為國立成功大學。
1959 . 3
中央水利實驗處裁撤,業務併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試驗室全銜經奉准更換為「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省立成功大學工學院 台南水工試驗室」。
1956 . 8
台灣省立工學院改制為台灣省立成功大學。
1950 . 12 . 12
台南水工試驗室成立,台灣省立工學院土木系主任倪超教授兼代主任,並啟用印信。
1950 . 11
中央水利實驗處與台灣省立工學院簽訂合約,合設立台南水工試驗室。
1949
經濟部中央水利實驗處處長朱光彩先生,由南京遷移設備儀器及圖書來台,將儀器及圖書分贈當時在台北的國立台灣大學,在台南的台灣省立工學院(國立成功大學的前身)。